11/06華語社會與文化課程分享:

在今天的課堂上我們先討論到了「素養」和「文化素養」的差別

老師問我們這兩者有什麼差別?

我當下回答我認為,「素養」是不分國籍、族群,世界上的大家共同認同的習慣、習俗等等;

「文化素養」則是特定的國家、特定的族群,各自內部認同的風俗、習慣等等。

然後老師跟我們說了她的想法:


老師有說我說到的答案跟她的還蠻近的(/w \)

之後在這個主題下,老師有提出一個問題讓我們思考:

1.文化素養看似缺乏的情形可能會發生在哪裡?
2.而誰的文化才是標準?

第一個問題,我認為這種情形通常會出現在一個群體裡有不同國籍、群體的人
存在的時候。
第二個問題,我覺得文化應該是互相尊重包容的,而不是去訂定出誰的文化是標準這種事。

接著老師給我們5分鐘的時間討論下面這個問題:


Q1.我覺得她會穿晚禮服那種的衣服去赴宴。(歐美國家好像這類場合都穿得超正式)

Q2.我會建議她穿著一般的套裝就好,就是不要穿拖鞋、涼鞋那種的就可以了。


然後在回答完上面的問題之後,老師教我們畫「家外有一隻狗」

然後我畫這樣:

結果老師走過來看了一下班上同學都畫成了什麼樣子,

老師說,沒想到大家畫出來的「家外有一隻狗」相似度超高,

幾乎都是三角屋頂的房子,然後小狗畫在房子旁邊wwwwww

明明在台灣大部分人住的房子都不是長這樣,大家卻都畫了歐美的住宅

                                                                                                                                                                       我從幼稚園開始就是這樣畫的,大家都是XD

                                                                                                                                                                                    這也是一種文化的影響呢!


最後我們討論了3個問題:


我們小組討論出來的是:

1.可以結合社會科(含地理、歷史、公民)、音樂藝術、語言。 2.不同,閱讀2講得是教師文化素養,閱讀3在講新二代在學校遇到的問題。 在台灣出生的新二代與跨國銜接的新二代最大的差異在於一開始成長的環境與接觸的語言不同。只有口頭宣傳,但沒有實際作為。 3.儒家,從誠一稱呼明華的媽媽為伯母。


關於喊稱呼這部分啊!從小就是見到親戚,然後爸媽叫我們喊什麼就跟著喊,
其實自己也沒想那麼多,但久而久之,遇到還不知道如何稱呼或不認識的長輩,
通常都會先叫叔叔、阿姨呢!www

以上!就是這次的課程分享了~謝謝閱讀



留言

張貼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