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3華語社會與文化課程分享: 課堂一開始,老師就讓我們討論這些問題: 以下是我們小組討論出來的: 1.在六書中,轉注假借是補充說明,其他四個可分為可拆和不可拆, 可拆中可念的是形聲,不可念的為會意,不可拆中可想的是象形,不可想的是指事。 2.新細明體較利於閱讀,因為字體較方正,沒有太大的線條起伏, 每行的上下高度左右寬度都一樣。但在華語教學中,標楷體較為合適, 因為標楷體能表現出筆畫。 3.對初級班而言,不需要交到新台幣的由來,我們教貨幣面額, 如果可以的話會介紹貨幣上的圖案及其代表的意義。 4. 公立學校=官學、私立學校=私學、補習班=書院、私塾 科舉制度類似於公務人員考試。 糊名與現在考試制度的彌封相似。 然後老師有給我們看如何快速分辨一個字是屬於六書的哪一個? 六書分別是: 象形、指事、行聲、會意、轉注、假借。 通常考試時轉注跟假借是不會考的,拿來出題目的都是 象形、指事、行聲、會意。 那麼,如何分辨它們呢? 先分辨不可拆、可拆 不可拆:象形、指事 可拆:行聲、會意 再來分辨不可拆的字是實物還是概念? 實物就是象形:例如「川」,指的是河流,是實際存在的。 概念就是指事:例如 「二」,這是個數字,沒有實體存在。 可拆要分辨的則是可不可唸? 可唸的就是行聲, 不可唸的則是會意。 以前都沒想到有這麼方便的分辨法 ,考試都花了很多時間在思考如何分辨XD 接著是Q2,老師說在教材準備上是用標楷體。 寫字教學時,要注意的是: 1.漢字的背景 2.順序(筆順:永字八法) 3.字的比例(部首、結構) 4.繪圖(不誇大) 再來是第3個問題,你會如何教新台幣? 我當下想到的是教學生如何辨別真偽, 再來就是幣值,多少錢都長怎麼樣? 像是1元、5元、10元、50元都是硬幣, 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則是鈔票這樣。 也可以跟學生說鈔票上的圖案是誰或是什麼? 然後有「新」的,就會有 「舊」的,所以可以補充舊台幣的相關知識。 老師的回答是這樣的: 最後是第4個問題老師給的答案: 最後大家討論到現在只剩彌封,沒有搜身的原因應該是有隱私相關的問題, 所以現在的考試才沒有搜身這一項。 以上!就是這次的課程分享了~謝謝閱讀